从北宋末年到明朝中叶的300多年里,全国各姓都停止了修谱,一方面是战乱频仍,更主要的方面是朝廷禁谱毁谱!修谱是犯法的,是要被问罪的! 锺姓也不例外,因为族谱停修了300多年,各地都在续修族谱时,出现了许多问题,尤其是世系缺漏方面最为严重,给今天的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。 EPLHw
就本系而言,在这300多年里,从北宋时“象洞十四祖”的理公,到南宋举人的提龄公,再到明朝河南布政司使的文亮公,在他们中间到底有多少代人?各地的记载很不一致,各持己见争论不止。我依据粤东四县的族谱介绍,加以比对探讨,用平均代距、结合时代事件,认为“理公至文亮公共为九代”,已经在我之前的五篇文章(《提龄公与“三文公(文振、文亮、文康)”之间关系的探讨》、《谁是广东铁炉坝锺姓开基祖?》、《文亮公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呢?》、《“理至文亮共九代”的再说明》、《“提龄至文亮共四代”的补充说明》)中做了分析和归纳。所谓“九代”,就是:“ 106理(生于1062年) —— 107大相 —— 108天柱 —— 109朝政 —— 110响 —— 111提龄(生于1229年)—— 112有始 —— 113升达 —— 114文振(生于1309年)、文亮(生于1316年)、文康” 。 ,mvFeo;@f
但是前几天(2017年4月中旬),在某个锺氏宗亲的微信群里,有兴宁宗亲说:“装有文振公遗骨的金埕的内盖上写有‘二世’二字,是证明他是提龄公之子的证据”。我想,有了这个事实,就真的能证明文振公是提龄公之子了吗? Og1\6Q
下面,我不妨再说多几句,就这个似是而非的问题,谈点看法。 N0}[&rE 8
s.rQiD
XUh&an$
一、“提龄为一世时,文振文亮应为四世” "~EAt$
)quQI)Ym
UMBeY[?
据文振公后裔、原籍广东紫金县城东门儒林街、现住香港的钟煜晟先生在网上发表的《钟氏族谱辨伪》,他在文中披露了他的家藏族谱(以下称“紫金文振系谱”)世系排序。紫金谱将提龄公定为一世,然后便是:“ 一世提龄公(1229—1315)生三子:有始(1254-?)、有甲(1257-?)、有贤(1267-?)。二世有始公生于1254年,妣吉氏生三子:升达、升逵、升递。三世升达公,妣黎氏,生三子:文振(1309—1400)、文亮、文康。” 这是“提龄为一世时,文亮为四世”的排法。 [ ^\{>m7
我们都知道,《提龄公谱系全》(即兴宁文亮系谱谱)的排法,和我家的旧谱一样,是“提龄为一世,文亮为二世”的。我曾经在文章里分析过,这个排法不符合人类的生育规律,大有问题。但是,我们都知道,文振与文亮是亲兄弟,若文振公之前用紫金谱(见《钟氏族谱辨伪》)的世系排序,文亮公之后用兴宁谱(见《提龄公谱系全》)的世系排序,然后将其合并,得到的情况却会大不相同! 变成:“ 一世提龄公(1229—1315),生三子:有始(1254-?)、有甲(1257-?)、有贤(1267-?)。二世有始公生于1254年,生三子:升达、升逵、升递。三世升达公,生三子:文振(1309—1400)、文亮、文康。 四世文亮公,生三子:志福、志明、志聪。五世志聪公,生三子:应乾、应通(1380—1444)、应和。” K3h];F!^
l l*g *zt3
***1世*******2世 *******3世******4世******5世****6世**** ;`c:Law4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ROfV Y:,M
提龄1229—→有始1254—→升达—→文振1309**志福****应乾 rA8NE>
************有甲1257****升逵****文亮1316→志明****应通1380 #K@!jh)y^
************有贤1267****升递****文康******志聪—→应和 bv(+$YR
%%n&z6w